無人機穿梭于油菜花海精準施藥,大數據平臺實時分析蟲害監測數據,物聯網系統動態調控茶園溫、光、水、肥……在黃山廣袤田野間,數字技術正為傳統農業注入強勁的智慧動能。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發展,通過集成應用物聯網智能監測、無人機飛防作業、智能水肥灌溉等先進技術,構建起貫穿種植、田間管護、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數字化體系。這種“智慧大腦”的深度賦能,不僅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精準化、智能化轉型,更催生出鄉村振興的新質生產力。
如今,一幅以數字技術重塑傳統農業、以智慧農業振興鄉村的豐饒圖景正在黃山大地徐徐展開。
祁門縣西塘茶園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 朱興華/攝
安徽省首個茶葉數字化管理平臺——黃山市茶產業大腦運行中張妍/攝
四月鄉村設施農業科技園內,小朋友在參觀立體蔬菜種植 鄭宏/攝
在徽州區西溪南鎮芝篁村稻油精耕細作示范點內,農機手正在開展“一噴多促”飛防作業 吳雯雯 嚴程/攝
黃山徽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副總監吳勇強通過“知禾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開展業務 任俊翔/攝
在祁門縣安凌鎮水稻育秧工廠,一農民正在數字化育秧生產線上嫻熟作業 胡瑋/攝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