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時節(jié),日麗風和,友人相邀去爬屯溪城郊螺螄頂,該處山形獨特,伏如青螺,隨著盤旋而上的登山步道登頂,便可俯瞰一城之貌。
山風裹著暖意,把衣衫吹得鼓脹如帆。剛到山腳,幾個背著相機的小青年,便踩著石階蹬蹬往上躥了。山道邊老槭樹的新芽,開始從艷艷的紅轉(zhuǎn)為嫩嫩的黃綠。前日那場雨把石板洗得發(fā)亮,石縫里鉆出星星點點的野花,紫的像蝴蝶揚翅,黃的像雛鴨絨毛。山隨路轉(zhuǎn),我們慢慢走,聽得山林間有撲棱棱響動,抬頭望見兩只紅嘴相思鳥正在啄食野果。轉(zhuǎn)過二道彎,石階忽然平緩起來。石頭上坐著幾位老阿姨,正把采來的野蕨菜捋齊整,腳邊還躺著幾把帶著泥的竹筍。“我們不趕,爬山健身,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搞搞野菜,等下帶回去用火腿清炒或者拌香干。”
到了半山腰,云氣最會作弄人,方才還晴朗朗的天,轉(zhuǎn)眼漫起乳白色霧嵐,潤得石徑濕漉漉的。杜鵑花在霧里暈染成團團水彩,忽濃忽淡。前頭傳來呼哧呼哧的喘息聲,正是晨間趕早登山的那群年輕人,有個戴棒球帽的小伙子癱坐在地,手扶著膝蓋喘粗氣,運動衫后背洇出大片汗?jié)n。“歇會兒吧,一點勁都沒有了。”同伴遞過來一瓶礦泉水,“山頂還遠著呢!”方才生龍活虎的小伙子們,這會子蔫頭耷腦的。倒是先前遇到的在石階上歇腳的老阿姨們,拎著野菜不慌不忙,哼著小調(diào)往更高處去。
日頭出來,山霧散作絲絮,登山步道在林間曲折盤旋,步移景易,轉(zhuǎn)過最后一道“之”字彎,忽見青松挺立、峻石崢嶸,這便是山頂了。駐足遠眺,但見四野青綠,一江如練,山水相依,盡攬昱城之美。
下山的道兒更見趣味。石縫里鉆出成片的虎耳草,蝴蝶停在上頭歇翅,竟不怕人。林子里斑鳩咕咕應和,忽近忽遠。想起那些急匆匆上山下山的游人,不知可曾遇見這山畔的新抽的野蘭,可曾細看石階上經(jīng)年的苔痕,錯過美景他們該是要懊悔的吧。
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你看,草木生長皆有規(guī)律,這滿山的翠竹、青松、杜鵑、槭木,哪個不是踩著時令的拍子款款而來?倒是人總愛和時間賽跑,卻忘了欣賞風景享受野趣。
九百多年前,司馬光說“登山亦有道,徐行則不躓”,登山漫步時要騰出眼睛才能裝下云起時的千種變幻,空出手來方可承接山風捎來的萬般景致,這樣走著走著,猛抬頭時,那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頂峰便在襟袖之間了。
正所謂“看看行到嶺頭上,乾坤只在掌握中”。從從容容安步徐行,不急不躁淡定平和,這是登山之道,也是人生至理。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