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頭連著百姓安居夢,一頭系著城市發展情。它不僅是一項資金管理的制度安排,更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
新形勢下住房公積金領域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外部輿論環境對價值認同的干擾
負面輿情消解職業認同:對網絡上“公積金使用效率低”“政策門檻高”等爭議性言論,部分職工因缺乏系統的“政策價值辯護能力”,在面對群眾質疑時產生“自我懷疑”。
社會期待與服務能力的落差:公眾對公積金“惠民性”的期待不斷提升,如希望覆蓋裝修等更多場景,但政策調整受限于區域差異等因素,部分職工因政策落實不如預期產生無力感。
(二)行業風險復雜化對思想防線的沖擊
隨著公積金資金規模擴大,風險點從“人為違規審批”向“虛假材料智能制作”等新型形態演變,但思政教育中的“廉政案例”仍以傳統貪腐事件為主,職工對“AI偽造相關材料”“內部人員數據倒賣”等新興風險缺乏警惕。
(三)政策迭代加速與思想認知滯后的矛盾
隨著住房公積金政策向“靈活就業繳存”“綠色建筑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等領域拓展,部分職工對政策背后的戰略邏輯理解不深,僅停留在完成業務指標層面,導致執行中出現“重流程、輕溫度”現象。
新形勢下做好住房公積金思政工作的創新對策
(一)創新工作理念
充分尊重職工的個性和需求,關注職工的成長和發展。通過暖人心、解疑惑、強認同等方式與職工談心談話,及時回應職工關切,緩解職工的焦慮情緒,讓職工深刻理解“為誰干”的使命,引導職工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解決群眾住房難題”作為工作出發點,增強職工同理心。
(二)創新工作內容
通過構建“政策—價值”轉化引擎,破解認知滯后難題。如針對“靈活就業繳存”“綠色金融”等新政策,提煉政策背后的民生邏輯。靈活就業人員繳存對應“新市民住房安全感”,綠色貸款對應“雙碳戰略”,用民生故事代替“條文堆砌”。
打造政策響應快反應機制,建立“政策預告—思想動員—效果復盤”閉環模式。通過“頭腦風暴會”預判職工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政策落地,開展晨夕快學,即時答疑;政策執行后,收集職工反饋意見,形成認知痛點改進清單。
(三)創新工作機制
加強對思政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健全領導機制:一要強化政治引領,引導員工深刻認識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政治屬性,確保政策執行與黨中央決策部署同向發力,筑牢政治底色,確保制度執行不偏航。二要防范廉政風險,針對資金管理、支取、貸款審批服務等關鍵環節,創新“風險—思想”聯動防控,引入新型案例剖析,分析僥幸心理如何誘導職工放松審核,提升職工風險防范意識。三要建立多元化溝通渠道,從文化建設、激勵機制、培訓發展等多方面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推動住房公積金事業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