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歙縣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澇災害,全縣全域受災。時隔半年,經過災后恢復建設,群眾的生產生活恢復得怎么樣?曾經被洪水席卷的村莊、道路、橋梁,重建后有何變化?近日,記者再次來到當時受災嚴重的歙縣紹濂鄉進行實地探訪。
建新房暖心房
走在歙縣紹濂鄉清溪村的鄉間小路上,冬日暖陽微灑,村里到處都透著暖意和新意。
在村民凌桂英剛喬遷不久的新家里,干凈整潔的客廳讓人眼前一亮。不久前,她家新買的電視和沙發到貨了,新房寬敞明亮,嶄新的家具、家電一應俱全。
作為洪災中受損較嚴重的村莊之一,清溪村不少房子幾近沖倒或嚴重受損。
“當時水慢慢漲上來,家里到處都是水,土房子又不夠結實,就被洪水沖塌了。”回憶起當時的險情,凌桂英依舊十分揪心。
“當時真是覺得天都塌了,不知道以后該怎么辦。洪水退去之后,村委會及時上報我們家的情況,政府給我們提供資金援助,加上親朋好友的鼎力相助,我們一起努力建起了新房,前段時間我們剛搬進新房。”凌桂英感慨地說道。
“現在的房子比以前的土房子安全多了,又大又寬敞,住著也舒服。”凌桂英的兒子高興地說。
洪災過后,紹濂鄉緊急調配資源,全力以赴加速災損房屋修繕,幫助村民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目前已完成維修加固嚴重受損房屋14戶、恢復倒塌房屋10戶,受災群眾溫暖安全過冬得到保障。
“水毀田”變良田
農業生產是災后恢復建設的重要方面,不僅直接關系家家戶戶的收入,也關系國家糧食安全。
連日來,在紹濂鄉小溪村下莊片農田,隆隆的機聲中,挖掘機等設備正緊張有序作業,加緊開展農田清理工作,一派火熱景象。
由于連夜暴雨導致山洪暴發,上游水庫水位驟升,位于桂溪河流域的小溪村受災嚴重,交通癱瘓、河水漫堤、部分房屋倒塌、莊稼被淹,村莊農作物受損嚴重,全村耕地水毀面積達242.5畝。
災情發生后,小溪村第一時間吹響災后恢復“集結號”,迅速調集資源,利用現代化機械設備,積極推進災毀農田修復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生產損失。
“由于洪水,下莊片的100多畝農田都被砂石掩蓋,洪水退去后,我們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清理砂石、修復水渠、對農田進行回土,實施有機肥打底改造。現如今,我們大部分農田已經恢復,剩下的將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小溪村黨支部書記項克明說。
“看著這片土地逐漸恢復生機,我們的心里充滿了希望。明年我們計劃在這里種植特色作物,相信一定能有個好收成。”望著遠處的農田,項克明眼中充滿了信心。
據了解,截至目前,紹濂鄉恢復建設損壞嚴重的道路橋梁、水利設施、農田溝渠等項目16個,有序恢復15處農飲工程供水,1964畝水毀農田恢復進度達98%。
護岸修復保安瀾
來到桂溪河畔,大型機械設備的轟鳴聲此起彼伏,連日來,在桂溪河水毀河磅修復現場,施工人員正不停地澆筑底腳、砌筑護磅,一派忙碌景象。
“當前,我們正進行桂溪(清溪段)護岸修復工作,工程設計長度663米,擋墻施工完成約600米。”黃山逸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員工葉來勝向記者介紹道,“目前,基礎全部完成,整體工程量完成95%,預計12月底完工。”
除了桂溪河正進行護岸施工外,濂溪(嶺口段)也正加緊護岸修復工作,目前,擋墻施工完成約450米,基礎開挖完成約600米,整體工程量完成約50%,力爭春節前完工。
紹濂鄉在開展護岸修復工作的同時,河道清淤工作也在高效推進,一輛輛運輸車來回進出河道,與挖掘機聯合清淤疏通河道,河道也逐漸恢復往日的通暢。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自10月下旬清淤正式進場施工以來,桂溪河及濂溪河河道清淤工作已完成約45000立方米,整體工程量完成93%,預計12月底完工。
風雨之后見彩虹。在各方的幫助下,經過幾個月的恢復建設,紹濂鄉受災村莊漸漸恢復了往日的模樣,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村莊發展也升騰起了新的希望。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