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經濟開發區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圍繞電子設備制造、精制茶制造、木材加工三大主導產業,聚焦功率半導體核心產業方向,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強化要素配置、深化創新驅動等舉措,推動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和產業能級提升。2024年,祁門經開區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8.84萬元/畝,畝均工業經營收入334.37萬元/畝,工業用地容積率提升至1.0以上。
A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筑牢集約發展根基
高標準建設產業載體。祁門經開區圍繞電子設備制造首位產業,全力實施電子產業園“向山要地”工程,嚴格落實工業用地提質增效要求,合理確定產業載體的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管控指標,落實容積率下限控制要求。謀劃實施電子企業科技孵化器、祁門新型電子元器件科創基地、低碳科創園等產業載體建設,全面推進“工業上樓”模式。截至2024年底,電子產業園新建成標準化廠房47棟,總建筑面積32.96萬平方米,工業用地容積率1.35,其中新型電子元器件科創基地、低碳科創園等項目容積率均超1.5。
集約配套服務設施。祁門經開區集中設置和集約建設園區各業態所需的配套服務設施,共享共用研發樓、綜合辦公樓、員工食宿中心等綜合配套設施。目前祁門經開區已統籌建設后勤保障基地、綜合服務中心職工宿舍、園區職工食堂、科研中心等綜合配套設施,容積率均在1.1以上。
B
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
建立精準化準入機制
嚴把項目準入關。祁門經開區立足開發區產業基礎,精準定位產業賽道,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招引力度。充分論證新增產業項目發展前景,強化項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據省級以上開發區項目入園畝均標準對畝均產值、稅收、投資強度等進行嚴格約定,從源頭上把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產業聚集度。2024年,陶芯科半導體、雙翔電子、祁鼎電子等電子電器企業實現投產入規,同年新簽約項目9個,協議資金33.9億元。10億元工業母機迪柚智能裝備研發生產項目實現攻堅突破,項目一期總投資3億元,2027年全面達產后擬實現年產值約3億元。此外,突飛全場景智能電連接制造、威格仕五金制品生產制造、華峰150萬只鍵合工藝系列模塊等項目成功簽約,園區企業布局高端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新材料等細分領域,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深入推進。
打造優質服務核心競爭力。祁門經開區全力打造程序最簡、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效率最高的項目全生命周期駐企服務,縣委主要領導開展“祁芯夜話”活動,面對面聽取解決企業訴求;在全市首創“周四集中服務日”工作機制,結合“店小二”包保全覆蓋,常態化走訪企業,收集解決企業反饋問題,切實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牽頭制定《祁門縣鄉鎮助企招工激勵辦法》,組織召開新春企業用工招聘座談會、“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會等活動。2024年,經開區協助園區企業完成融資2.99億元。
C
深化創新驅動
培育高質量發展動能
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祁門經開區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祁共建技術轉移(創新)中心,發布專家庫成員名單21人,涉及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業機器人、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先進裝備等領域。依托“科創安徽”平臺,協助園區企業與省內高校智庫科創資源深度合作,加速企業“智改數轉”步伐,逐步引導企業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企業方向發展,提升經開區科技競爭力。2024年,園區企業新增專利99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75項;5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診斷,陶芯科半導體公司“覆銅陶瓷基板項目”入選全省企業典型創新案例,祁門經開區電子電器產業集群成功入選“2024年度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區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14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認定,4家企業獲批省級智能工廠,9家企業獲批省級數字化車間。
與此同時,祁門經開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通過聘請“環保管家”“節能助手”協助企業開展碳排、能耗雙降工作,格瑞特電子有限公司以“引入第三方投資,分享節能減碳收益分成”的方式,開展了企業凈化電網節能技改合同能源管理項目,2024年祁門經開區規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8.38%。
D
加大“騰籠換鳥”力度
釋放產業發展空間
祁門經開區以畝均效益為導向,強化土地供后監管,全力推動低效閑置用地再開發再利用,把盤活閑置土地、廠房與招商引資工作深度結合。建立低效閑置用地“一企一冊”,通過國企收儲、法院拍賣、資產轉讓等多元化方式,2022年以來共處置低效用地11塊,合計面積360.18畝;完善園區產業配套,新增祁門新型電子元器件項目B區標準化廠房2.26萬平方米,新建經開區污水處理廠、電鍍中心。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謀劃實施產城融合項目;實現資源要素精準供給,將園區存量土地資源向優質企業聚集,全面保障東景合五行相生茶瓷融合發展、黃山博威金屬新材料銅鋁鑄件、和泰匯CNC精密加工生產等新入園項目以及眾森木業年產70萬張生態板改造項目落地,積極為企業產品提供應用場景;強化畝均效益評估,持續落實“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分檔定級工作,2023年度評定A類8戶、B類21戶、C類15戶,按照“A類企業做大做強、B類企業提檔升級、C類企業改造提升、D類企業倒逼退出”原則,進一步引導企業牢固樹立“畝均論英雄”的發展理念,增強企業轉型發展的緊迫感與內在動力。
編后:
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已成為園區破解要素限制、激發企業活力、優化產業結構的煉金石。
祁門經開區通過“工業上樓”“向山要地”等模式,為土地資源緊缺地區提供了破解“用地難”的示范路徑。通過“一企一冊”分類處置、國企收儲、市場化轉讓等方式盤活低效用地,配套建設標準化廠房、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為傳統工業園區“騰籠換鳥”提供了可操作方案。
與此同時,祁門經開區從項目準入到投產運營的全流程服務,結合精準招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優化了園區產業結構,驗證了“精準招商+精細服務”模式的實效性。通過“環保管家”“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手段,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為其他地區統籌政策資源提供了參考。
“畝均論英雄”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正向激勵機制,也是一項反向倒逼機制,唯有不斷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通過對企業畝均效益的綜合評價和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才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