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走進歙縣經濟開發區,工廠車間里,到處是產業拔節生長的聲音。
今年以來,歙縣經開區深入落實“比講重”作風建設要求,緊扣發展目標,1—4月,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52.58億元、同比增長7.8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超20%。今年1月,歙縣經開區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騰籠換鳥”為創新主體筑巢
走進位于歙縣經開區的黃山盛龍裝飾材料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184畝的場地上,項目一期的13幢大樓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國慶節前竣工投產。曾經,這里還是茶廠、電纜企業的老廠區;如今,它是年產4萬噸高檔新型裝飾紙、2000萬張浸膠紙的新項目。
企業代表顧糜棟告訴記者,公司將引進高端先進的裝飾紙和浸膠生產線,提升生產效率和環保水平,為本地綠色產業鏈注入新動能。
項目快速推進的背后,是歙縣經開區“騰籠換鳥”的清醒認知與果敢魄力。面對土地資源集約利用課題,近兩年,歙縣經開區常態化推進低效用地處置與盤活工作,通過收購收儲、嫁接盤活等方式,為高質量項目騰挪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完成28宗1154畝低效用地處置,釋放903畝存量用地承接新項目。2024年,園區堅持“畝均論英雄”導向,圍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指標,綜合評估并壓茬推進15宗586畝低效用地處置工作。作為“騰籠換鳥”的標桿,盛龍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實現銷售收入14.8億元。
“招大引強”培育產業集群
走進安徽瑞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潔凈車間,只見經過涂料配制、涂布、貼膜、分切等多道精密工序,一卷卷高性能膜材從自動化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吐”出。
安徽瑞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9年落戶歙縣經開區,專注于觸摸屏用UV-OCA材料、5G基站用電磁屏蔽材料等高端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是美國蘋果、韓國三星等國際知名企業的認證供應商。
“扎根園區以來,公司深耕新材料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瓶頸,產值持續高速增長。”公司生產負責人吳凌云介紹,為應對激增的訂單需求,公司于2023年在歙縣經開區二期投資1.08億元,新建年產1000噸高端光學級新材料項目,項目于2023年7月開工建設,2024年底建成投產。
新材料作為產業基礎,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歙縣經開區緊密圍繞全縣“2815”現代產業體系藍圖,聚焦PVC新型裝飾材料、精密機械零部件等產業,堅定不移做專做精、做大做強,以“鏈”式發展激發縣域經濟澎湃動能。
如今,“鏈”的力量正不斷凸顯。在各龍頭企業引領下,園區產業集群競爭力顯著增強。2024年,歙縣經開區新材料產業成功晉級百億級產業集群,88戶新材料規上企業實現年產值100.22億元、增長4.51%。此外,26戶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實現年產值19.4億元、增長12.13%,37戶機械電子產業規上企業實現年產值15.2億元、增長10.6%。今年一季度,園區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31.53億元,同比增長10.4%。
靠前服務共育新質生產力
走進譽嬌誠科技(黃山)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區的墻面上,“立足中國,布局全球新能源”的標語格外醒目。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先鋒,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安全、更經濟的能源產品,產品出口德國、英國、法國等34個國家。
“黃山公司于2023年6月成立,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入規。”回顧公司從起步到穩步發展的歷程,人力資源部經理曹秀云對歙縣經開區的靠前服務感觸尤深。
今年5月,歙縣助企專員主動上門服務,協助公司成功申報2024年度黃山市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專項資金。“這筆資金的注入,為企業研發增添了強勁動力。”曹秀云說。
今年以來,歙縣經開區緊扣市、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以駐企服務為抓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創新工作機制,強化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持續擦亮“歙企無憂”宜商品牌,全力護航企業發展,駐企服務回訪滿意度達100%。
“面向未來,我們將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關注技術創新、產業轉型、節能降碳等領域,持續打造綠色工廠,積極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讓園區底色更綠,發展底氣更足。”歙縣經開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工作人員范李胤表示。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