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堅持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縣的戰略先導,不斷加大投入,持續固強補弱,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發展呈現格局性變化,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成功入選安徽省義務教育縣域校共體建設試點縣(市、區)。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歙縣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持續發力,累計投入8.2億多元,實施“全面改薄”、校舍維修、義務教育標準化等520多個項目。針對“城鎮擠、鄉村弱”的難題,歙縣超前規劃,將擴大城鎮學位供給納入縣政府重點工作,新建、改擴建9所學校,新增學位5540余個,有效緩解了城鎮學位緊張狀況,改善了鄉村學校辦學條件。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歙縣大力提升教師待遇,增強職業吸引力,推行校共體內緊缺學科教師定期交流、短期交流、小學科走教、骨干教師流動、青年教師駐點學習等機制,盤活師資。累計招錄教師609人,定向培養鄉村教師194人,為偏遠山區招聘本土編外教師36人。同時,深入推進“縣管校聘”和無校籍管理,促進師資均衡配置,近幾年調整、交流校長77人次,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交流達1879人次,交流覆蓋面超30%,打造了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師人才隊伍。
此外,歙縣還充分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近三年組織120余名縣級以上優秀教師赴農村學校開展“訂單式”“沉入式”等送培送教活動,進行32次駐校視導,展示150余節示范觀摩課,有力推動農村薄弱學校教學質量提升與教師專業成長。2025年,歙縣開展中小學各學科教師培訓班,邀請黃山學院、徽州師范學校高級教師及市內一線名師,為老師們開展專題講座、經驗分享,全方位提升專兼職教師的教育能力。
為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歙縣縣域校共體建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計劃對原教育片區、教育集團管理、城鄉結對幫扶等管理體制進行提檔升級,采取1+N+1(即一所地區強校,N所成員學校,對農村校共體指派1所城區學校參與共建)的方式組建11個校共體,以逐步形成適合全縣教育發展的辦學模式,有效縮小城鄉、校際差距,整體推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牽頭學校在充分聽取意見、認真論證的基礎上,圍繞校共體內部治理、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資源建設以及家校社協同育人等重點工作確立統一運行體系,積極探索統籌推進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改革。在條件成熟的校共體推行,統一黨建、人事、財務一元化管理。
下一步,歙縣將持續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統籌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強化師資均衡配置,加強學生教育關愛,加快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進一步建強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更廣泛的維度延伸。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