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豬欄酒吧在黟縣西遞面世時,人們投以的是贊許的目光,也或許存在一份疑惑?這種形態能走多久?而今,當豬欄二吧乃至碧山書局成為人們休閑、發呆的平常選擇時,以古建筑為載體的新的休閑業態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以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徽派古建筑為載體的旅游形態是黃山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黃山旅游的內容,而且豐富了黃山旅游的業態。這也成為黃山保護徽州古建筑的成功范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徽州古建保護工程的實施,僅僅依靠發展旅游業實現不了對于徽州古建的高質量保護。而且,徽州古建分布廣泛,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宜于發展旅游業,而且旅游的同質化傾向不僅難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反而會發生在保護的名義下破壞徽州古建的原生態情況。在更高的海拔基礎上實現徽州古建業態的轉型是實現徽州古建保護的必然選擇。
胡健斌介紹說,我們拓展“百村千幢”工程原有12類產業和7類事業業態,著力打造新業態。各地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原有的傳統、單一的觀光旅游模式進行了突破,進行了差異性、多樣性、創新性開發,涌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亮點。
豬欄酒吧的探索吻合了這樣的一種需求,既對古建筑有效的保護,又因此符合現代人們休閑的需求。古老與現代的結合,歷史與時尚的交融。
豬欄酒吧的探索既是對古建筑旅游業態的創新,同時又探索了新的業態形式。徽州古建,不僅僅只是在旅游的業態中有極大的價值,在保護的前提下預留下豐富的拓展的空間。
作為中心城區,屯溪區著力于對于徽州古建服務業功能的探索。老街按照文化展示、商貿流通、休閑娛樂、旅游接待、特色小吃的功能定位,引導更多具有文化旅游元素的業態入駐,如老街梧崗巷29號打造成徽州古家具收藏中心;而黎陽IN巷結合文化旅游商貿、黎陽故邸定位于高端會所等業態。
徽州區是文物大區,熊志偉說,徽州區注重古建保護與美好鄉村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等相結合,著力培育古建筑保護利用新業態,讓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載體。如通過實施呈坎---靈山---蜀源古道沿線古民居保護,打造集生態觀光、驢行攝影、文化體驗、休閑健身于一體的古徽州文化旅游線;對巖寺老街歷史文化遺存和傳統技藝進行挖掘,打造徽文化特色商業區;計劃實施10幢古民居的異地搬遷,建設富溪老謝家茶古民居群,打造黃山毛峰非遺展示基地。
休寧縣圍繞萬安老街的綜合開發利用和齊云山的道教圣地打造為主打造徽州古建筑的保護利用。曹曉敏說,建成后的萬安老街將集民間博物館集聚區、徽州工藝展示區、新安醫學傳承區、非遺文化保護區、民俗特色體驗區等豐富業態于一體。月華街古村落保護利用項目集月華街綜合整治、霞客古道、登封樓保護等于一體,為重塑齊云山道教圣地打下基礎。而歙縣昌溪收購6幢古民居建立養老院,發展養老產業;祁門縣以國保洪家大屋為核心,整合王家大屋、胡家大屋,打造成祁門縣服務業發展的增長點……
新的業態的打造,實現了徽州古建的保護和利用的有機融合,讓徽州古建活起來、動起來,也必將火起來。
責任編輯:余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