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共繪新景。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強調指出,要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徜徉在黃山大地,目之所及,城與鄉宛如并蒂蓮:城區內,高樓林立設施齊全,城市品質功能加速升級;鄉村里,產業發展活力十足,村容村貌整潔美觀。蓬勃的城市和廣袤的鄉野融為一體。
從統籌城鄉發展到城鄉一體化發展再到城鄉融合發展,我市正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治理,在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格局上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打造主客共享、友愛美好的“詩與遠方”。
“這里不僅有孩子們最喜歡的各類游玩空間,還能讓孩子們在蔥郁的綠植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和美好。公園重新改造提升后,體驗感直線上升。”日前,在市區戴震公園,帶著孩子玩耍的居民感嘆道。
10月底,作為“大景區·花滿城”行動先導工程的戴震公園二期開園,這不僅是一處供市民休閑放松的城市綠地,更是一個集觀光、休閑娛樂、文化藝術體驗、消費和社交于一體的復合式城市公共空間,彰顯了主客共享、友愛美好。
這樣環境優美的游憩空間,在我市比比皆是。
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托,是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載體,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守護好中心城市至關重要。
近年來,我市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錨定“席地而坐”標準,以繡花功夫推進微改造精提升,迭代升級景區城鎮、景區鄉村、景區街區、景區道路,打造最干凈城市、美麗鄉村、最美風景道;深入實施“大景區·花滿城”三年行動,充分彰顯“清秀雅美”城市風范。
城市更新煥發活力。建設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項目點288個,占年度任務的96%。完成戴震公園二期提升項目建設,高品質推進新安北濱江、安東路節點、名城公園、新安兒童樂園等“公園系列”建設,全市新增“口袋公園”20個,新建城市停車泊位24982個,其中公共泊位4372個。
精管善治共繪美好。評選“最干凈機關”“最干凈校園”等十二大類168個最干凈示范點。完成233個城市“徽客廳”示范區創建,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升級版,印發《黃山市打造最干凈城市推進“大景區·花滿城”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數字城管受理案件41063件,結案39767件,結案率96.84%。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
秋日午后,屯溪區黎陽鎮傍霞村,一場恢宏磅礴的交響樂鳴動率水河畔。“和美傍霞醉美鄉音”中歐國際鄉村音樂會現場,交響樂曲奏響在鄉村大地,現代藝術融入自然田園,引得眾多市民及游客駐足欣賞。
傍霞村毗鄰中心城區,近年來以“運動傍霞康養福地”為主題打造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如今更憑借農文體康旅融合發展新模式,以山水田園和晚霞余暉為核心打造集特色種植、休閑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近郊旅游度假目的地,成為城鄉要素互動的橋梁和紐帶,實現“鄉村產業+城鄉空間+多元主體”深度融合,成為促消費、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
黃山大地,像傍霞這樣的村子不在少數。今年以來,我市錨定加快建設高質高效的農業強市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實施“645”工程,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文章,奮力打造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黃山樣板。
一批和美鄉村正沐浴著新時代的改革春風,走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大道上。2023年度23個省級精品示范村已實施項目357個,完成投資14.2億元;2024年度25個省級精品示范村已實施項目282個,完成投資7.3億元。
在放大村莊“美麗效應”的同時,我市把產業作為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基礎,深入實施“六業千億”鄉村產業振興行動,做優“茶花草魚”,前三季度,全市“六業千億”綜合產值858.74億元,同比增長5.3%。突出項目帶動,截至9月底,全市綠色食品產業新增項目127個,總投資90.17億元。
僅僅興起來還不夠,把特色做特、品牌做優,才能釋放產業潛力,提高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我市加快打造“徽州味賽村碗”等村碗、村創、村戲、村賽、“村官”5個村IP,全面打響“田園徽州”“黟品五黑”“歙采繽紛”等區域公用品牌。新增省級“皖美農品”品牌19個、總數達51個。1—9月,全市農村產品網銷額31億元,同比增長10.2%。
同時,科技創新對農業支撐作用不斷加強。實施精耕細作生產模式改革,建立指揮田示范片1個、面積5036畝,精耕細作示范點12個、面積7000畝。全市“三中心”(農事服務中心、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建設進度達70%。
農村各項改革持續深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1—9月,全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2.9億元、村均41.6萬元,其中經營收益50萬元以上的村146個。創新鄉村運營模式,開展整村運營招商,截至目前,已發布推出南溪南村、朱村、傍霞村等14個村。持續盤活利用閑置農房,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盤活利用閑置農房5000余宗、面積75.68萬平方米,帶動9000余名農民就業增收近1.42億元,增加村集體收入2300余萬元。
共享發展成果、促進共同富裕,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新的歷史階段,我市將突出生態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統籌抓好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兩個基本面,促進城鄉要素資源雙向流動,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