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對待兒童的態度,代表著城市的生機與未來。對兒童友好,就是對城市的未來友好。
2023年4月,黃山市入選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如今,漫步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們欣喜地看到,以“一米高度”為標準的適兒化改造越來越多,家門口的兒童友好空間越來越大,兒童友好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優化……
去年以來,我市持續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作為推動新時代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立足“一米視角”,聚焦社會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研學產業友好等多個方面,積極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黃山路徑”,把“兒童友好”從理念變成實景,讓孩子們可看可感可享。
立足“一米高度”打造友好空間
嬉戲玩耍,是兒童茁壯成長的重要基礎。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關鍵,就是為兒童提供更多活動空間。
“松果屋”里,孩子們在攀爬架間穿梭嬉戲;滑梯上,伴隨著歡快的叫喊聲,小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從頂端滑下;秋千架上,孩子們蕩來蕩去,盡情享受童年的快樂……每到周末,位于屯溪區廣宇大橋南橋頭東側的黃山市兒童友好公園便熱鬧非凡,這里已然成為市民親子游樂的熱門打卡地。
如今,在我市,像這樣專門設置的兒童空間還有很多。市住建局以項目建設為依托,在城市公園綠地、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持續發力,系統推進適兒化改造,全力構建兒童友好成長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3處兒童友好公園。今年,市本級重點推進橫江運動公園、黎陽街頭游園建設,全市計劃新增8處兒童友好公園,15個老舊小區完成兒童活動場所增設,公共空間適兒化水平將實現質的提升。
將兒童友好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兒童友好空間在黃山不斷延展。
聚焦“一米視角”優化公共服務
5月18日上午,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組織小記者實踐班來到安徽省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黃山潤一生態園,開展以參觀學習、體驗實踐為主的勞動體驗活動。在微景觀制作區,孩子們分組實操,沉浸式體驗徽州建筑文化的精髓。
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中,公共服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如同細雨潤物般,不斷滿足兒童全面成長的各類需求。為持續改善兒童安全出行體驗,去年以來,全市共開通6條兒童友好公交專線;發布兒童友好城市閱讀新空間TOP10,提升兒童閱讀服務;串聯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黃山市圖書館、黃山市科技館等十家文化場館,打造黃山兒童友好場館群。
教育部門在全市共認定15所兒童友好學校(幼兒園),依托風景名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全市共培育建設研學實踐教育基地67家,勞動教育實踐基地23家。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推動“兒童友好”與“研學旅游”深度融合,推出研學精品線路,建設兒童友好景區,豐富兒童文化供給。市圖書館積極推進兒童友好圖書館建設,今年以來,共開展線上線下少兒活動83場次,吸引了萬余人次參與;持續開展品牌少兒活動“周末趣學堂”“我在圖書館里修書”“黃山自然講堂”“自然小時光”,深受小讀者家庭歡迎。市衛健委強化托育服務供給,今年目前已完成新增托位330個,還將持續推進生育友好服務。
匯聚“一米關愛”共筑美好未來
5月27日,“我真了不起·擁抱迎客松”長三角第四屆罕見病兒童輪椅登黃山公益活動順利舉行,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來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31名罕見病兒童“登”頂黃山,提前在迎客松前過了一個特殊而有意義的“兒童節”。
一個充滿友愛的成長環境,如同溫暖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市法院緊密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做實“520”關懷型少年審判機制,強化法制宣傳教育,營造保護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全市檢察機關積極開展“法治進校園”“法治進鄉村”等普法宣傳活動,屯溪區檢察院與區教育局簽訂協議,廣泛接待未成年人參觀屯溪區檢察院“昱檢未來”青少年法治教育宣傳基地,在轄區小學選拔“紅領巾普法講解員”32名,協助檢察官開展日常法治講解,并在兒童節前夕開展“攜手關愛共護未來”檢察開放日、“法治童行護航成長”六一主題系列活動,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市婦聯持續開展“情滿徽州·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截至目前,全市招募“愛心媽媽”4404人,結對關愛兒童6318人。“六一”前夕,市婦聯還開展了“艾香童趣友好傳承”城鄉兒童結對活動,“愛心媽媽”為結對關愛的孩子們發放了“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知識書包,為他們送上節日祝福,傳遞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溫暖。
此外,我市其他相關部門緊密合作,舉辦各類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通過志愿服務、結對幫扶等方式,為孩子們送去溫暖和關愛。
一個對兒童友好的城市,無疑會讓社會更溫暖、城市更美好。美好未來的模樣,正在一張張充滿童真和笑容的臉上顯現。我市將不斷深化兒童友好理念,持續打造具有黃山辨識度的兒童友好場景,創造更有愛的城市空間,讓廣大兒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