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市上下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從首季“成績單”看黃山經濟走勢,我們充滿信心,但也要正視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阻力和變數。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打響“雙招雙引”新攻勢,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就有底氣、有能力實現半年“雙過半”、全年“滿堂彩”。
要真抓實干發展壯大產業。強化“產業興市”理念,推動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全面挺起黃山發展的產業“脊梁”。以“六業千億”鄉村振興行動為抓手,運用市場邏輯改造傳統農業,持續在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著力發展九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黃山特色的主導產業集群,持續增強新興產業競爭力。加快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實現從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轉變,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要實干實效推進項目建設。對沖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投資是最有效的路徑。要按照“奮力跳一跳”要求,確保二季度固投增速達到13%、力爭15%。全力組織好施工力量,加快推進在建項目建設。緊盯預警項目、卡頓項目,切實解決要素和審批等阻點卡點問題,確保早開工、快納統,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創新線上招商方式,靈活采取云洽談云簽約形式,變“面對面”交流為“線連線”“屏對屏”洽談。聚焦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專項債九大投向領域,抓緊謀劃、儲備一批對路項目。
要主動作為加快價值實現。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綠色成為底色、工作更有底氣。以爭創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為抓手,加快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加快GEP核算體系、碳配額交易市場建設等探索步伐,打造區域性綠色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發揮高森林覆蓋率優勢,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最大限度發揮固碳釋氧功能。加快將黃山的生態優勢變成發展的優勢,把生態的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社會價值。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增強“不進是退,慢進也是退”的緊迫感,堅定信心、鼓足干勁、持續沖鋒,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