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教育局、公安局、工商局聯合發布《關于全面清理舉辦、承辦、協辦違規競賽活動的通知》,明確三條禁令:一,禁止舉辦、承辦、協辦未經政府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二,禁止組織義務段中小學生報名參加未經政府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三,禁止組織或變相組織與義務段入學、轉學、插班掛鉤的競賽活動。(據《中國青年網》)
開展競賽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本來是能夠促進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勵他們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然而,名目繁多的競賽一旦多了,變了味,也就會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學生們的課業本來就很繁重,有的父母喜歡讓他們參加各種興趣班和學習班,為的是讓他們在升學的時候能夠占有一些能夠加分等之類的優勢。而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競賽和斬斷了升學加分之類的利益鏈,也就讓他們不必要再去為這些額外的壓力而負累。
中小學生的成長中,本身的學習負擔就比較重,盡管教育部門一再要求為他們減負,減少作業和一些不必要的考試等,但是各種補習班和培訓機構也依舊層出不窮,非常活躍。有時候,并非是學校的要求,而是家長們對此看得也很重。
因此,競賽之類的開展,一方面需要社會和學校理性對待,而更重要的則是家長們應該理性面對。家長們應該從孩子們的實際需求出發,根據他們的愛好和學習需要來幫他們報班,不是盲目去報各種競賽輔導班。
當然,成都市教育局的做法是值得鼓勵的,對于禁賽的一些規定和要求也比較合理。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發展綱要(2010-2020年)》,明確“各類考試和奧數競賽不作為升學的依據。”成都市教育局“競賽三禁止”,這些都說明了教育部門對于競賽管理的信心和決心。有時候,給孩子們一個愉快的童年是很難得的,該完成的課業完成了,上好課堂上的45分鐘,其它的就量力而行吧。
責任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