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1月3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部全力增強運輸服務能力,鼓勵并規范順風車、營運車輛城際拼車等新業態新模式參與春運,充分利用社會運力資源,提高運輸能力。劉小明表示,非法拼車運營主要是拼車運營者多次規律性地往返某些線路,而拼車出行屬于順路捎帶。他同時提醒拼車出行民眾,出行前要與車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鐵網絡不斷擴大,高鐵運力得以大幅攀升,但直面今年預計達30億人次運輸量的春運,汽車、鐵路、飛機等公共交通運輸系統的運力依然十分嚴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在總體運力不足的情況下,春節回家“一票難求”的現象則無法從根本上緩解。此刻,拼車、包車、租車、自駕等民間自發的運力形式,就會日漸成為人們回家過年時的新選擇,以拼車回家過年的方式日益受到人們青睞。畢竟,搭乘順風車的數人分擔油費、路費,價格上具有比較優勢,在購票難的壓力下,選擇拼車回家的便利、省錢、環保節能等好處看得見,摸得著。
不過,一段時間以來,拼車是被列入非法運營之列的,甚至一度還遭遇了“釣魚執法”。現在回頭來看,此前拼車被禁,根據是一旦發生糾紛,雙方權益無法保障,乘客安全也是個問題,會牽涉諸如金錢糾紛、意外糾紛、財物安全等實際問題,不得不加以防范和規避風險,以至于拼車和黑車似乎僅隔著一層窗戶紙,讓人“傻傻分不清”。
正因為如此,現在交通部的表態才讓人倍感欣慰,其鼓勵并規范順風車、營運車輛城際拼車等新業態新模式參與春運,直言拼車出行屬于順路捎帶。這些無疑是符合規律、順應民意的善舉。眼下,是到了打破固有思維,創新管理手段,進而給“拼車”和非法營運劃一道清晰判別界線的時候了。尤其在小轎車大量進入市民家庭,不少城市已出現嚴重交通擁堵之際,給拼車解禁,讓拼車合法化,則應當放到落實節能減排、宏觀環境保護政策的高度上來審視。
責任編輯:程紅妹